-
夫妻一方約定將個人所有的房屋與另一方共有,但沒有辦理房產加名登記,贈與方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嗎? 2021-12-27 09:51:03 李麗霞
夫妻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全部贈與另一方,因未辦理房屋變更登記手續,依照《民法典》物權編的規定,房屋所有權尚未轉移,而依照《民法典》關于贈與一章的規定,贈與房產的一方可以撤銷贈與
-
一方婚前付首付,婚后雙方共同還貸的房產,應當如何分割 2021-12-27 09:49:44 羅京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女首富吳亞軍離婚分給丈夫28%的股權,市值相當于200多億元
來源:離婚律師網 作者:未知 時間:2015-05-07 點擊數:22

中國內地女首富、在香港上市的龍湖地產主席吳亞軍宣布與其丈夫蔡奎離婚,并分給丈夫28%的股權,市值相當于200多億元,讓不少人咋舌。尤其是,在公司上市剛滿三年、股票鎖定期過后即宣布離婚、分股,時間節點讓人備感蹊蹺。
素色衣服、清晰的妝容、燦爛而從容的笑容,吳亞軍留給外界的形象談不上深刻但很清新,自始至終,記者出身的她均奉行不采訪、不簽名、不上鏡,這份低調是吳亞軍刻意與外界保持距離的表現。“她懂得媒體的力量。”與吳亞軍有過接觸的某房企人士指出。
業內人士曾戲言道,“人們記住了龍湖地產,吳亞軍這名重慶女子的知名度卻不及龍湖,盡管她后來因首富聲名鵲起。”
正因如此,離婚分家事件發生之后,外界揣測聲連綿不絕,絲毫不減當年猜測吳亞軍為何出身平凡,卻能成為“中國大陸女首富”之勢。
生存法則
企業家、妻子、母親,這些角色之間的轉換成為吳亞軍被外界關注的熱點。
業內有評價聲音認為,作為妻子,她分給了夫君百億財產,這顯示出足夠的情義;而作為母親,她選擇和平地結束婚姻,并給女兒帶來慣有的保護;而吳亞軍對龍湖地產的選擇,并沒有偏離一個企業家、掌舵者所需的正常軌道。
離婚消息公布之前,龍湖地產已經歷了多重股權變更。目前,吳亞軍的持股量為43.18%,蔡奎的則為28%;因此,二人的離異并沒有觸犯龍湖地產發債規定的“吳亞軍與蔡奎的持股量必須超過70%”條款。
不僅如此,龍湖地產的對外聲明指出,蔡奎從未在公司擔任職務,故此事不涉及股權變動,也對公司運營沒有影響。作為大股東,吳亞軍和蔡奎已就未來繼續保持一致行動,維護公司權益達成共識。這些做法,得到了巴克萊資本等投資機構的認可。
“吳亞軍一直希望龍湖成為百年老店,她的學習對象是萬科公司。”上述曾接觸過吳亞軍的房企人士指出,“她為龍湖付出的心血大于一切。”
“善待你一生”,這是吳亞軍1995年開發的第一個項目龍湖南苑的廣告語,也成為了龍湖地產后來一直沿用的理念。龍湖地產在建筑、管理、配套、景觀等方面早已是地產界“細節決定成敗”的成功個案,不僅萬科高層提出“龍湖這個企業很可怕”,不少房企也提出要向龍湖學習。
國內著名策劃人王志綱是龍湖地產的長期合作伙伴,他從吳亞軍身上發現謙卑和嚴謹融為一體,“她總是說自己還沒有做好,盡管她比許多人都做得好。”
這位被多位龍湖地產公司內部評價為“強迫癥”的工作狂人,對下屬的要求幾乎極致,大至公司策略、定位,小至招待客戶方案、打車、吃飯報銷等。這種極致,讓龍湖地產身上屢屢被貼上“兇猛”的標簽。這位出身平凡家庭,從基層工人、記者做起的女性,一派無所畏懼之風,被業內評價為江湖氣息濃郁,且敢愛敢恨。
另一方面,吳亞軍極力不主張龍湖地產形成層級風氣。據龍湖地產公司的人形容,公司鼓勵大家消除等級風氣,下屬與上司叫板的一幕在各個部門經常上演,也鼓勵大家“無所避諱,發揮無阻”。
王志綱用“敬畏天地,以誠待人”這八個字來總結吳亞軍成功的精髓。
“當時我在想,為什么做這個公司?先是生存,然后是掙錢,掙錢完了就是發財,我發財完了就是大家發財。”寥寥數語,吳亞軍表達了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最直接的生存法則。
離婚變奏曲
于龍湖地產而言,吳亞軍作為領軍人物的角色演繹得幾近滴水不漏:原本計劃2011年上市的龍湖,將進程提前至2009年;而金融危機期間,各路資本紛紛力挺龍湖;近幾年,龍湖地產的銷售成績亮麗……
然而,婚姻于吳亞軍而言,似乎從來不是最優選擇。
吳亞軍曾公開指出,女人做企業家,很重要的是要做一個選擇題,在這方面她自己是這么排序的,第一做一個好的企業家,其次做一個好的母親,再次做一個馬馬虎虎過得去的老婆。
龍湖地產公司員工曾提及,吳亞軍愿意與員工分享對家庭、子女教育的看法,“從來都是以朋友的身份,有些相互傾訴的意思。”
“這個過程中人的精力有限,做了這個選擇,我就不管不顧為了創業,因為企業從小到大,每一個風險都可能讓它夭折。”她說,“我覺得我作為老板、總經理是成功的,因為作為女人,那種感同身受的東西讓我有太多沖勁把事情處理好。”這是吳亞軍對自身女性歷程少有的自述。
丈夫蔡奎在吳亞軍事業過程中的出現、隱退和正式退場,并沒有對吳氏地產事業產生過大的影響。跟眾多“60后”企業家一樣,吳亞軍擇偶的特征烙下了上世紀90年代婚姻的印記——創業伴侶。蔡奎是吳亞軍創業的基石,但后來光芒逐漸被掩蓋。龍湖地產人士描述,在公開場合,吳亞軍給丈夫“與夫妻關系不符的尊重”,但每當吳亞軍提起蔡奎的發展,她用帶有羨慕的口吻稱“自己不及他瀟灑”。
各方消息指,吳亞軍與丈夫之間的感情早就開始淡化,兩人分道揚鑣并不為奇。而選擇上市后剛剛三年的11月19日作為離婚、分股的時間節點,難免讓人猜測事出蹊蹺。
兩人對于“預離婚架構”的設定似乎也增加了離婚事件的神秘色彩。吳亞軍夫婦在三年前已經通過境外BVI和兩個分別由吳蔡兩人擔任成立人的家族信托,間接持有公司約90%的股權,保證了其絕對控股權,吳蔡兩人在龍湖地產中的資產,已通過信托架構作出了妥善安排,這一股權結構為二者分家鋪好后路。
評論人士周俊生認為,如果兩人在IPO時即已分居,那么當時發布的招股書就有可能存在虛假陳述,或者隱瞞了主要控制人婚變后財產分割可能導致公司股權發生變化等重大信息。
此外,周俊生指出,夫婦二人涉嫌為了謀取公司上市的巨大利益,隱瞞了離婚事宜,直到其股票鎖定期滿后才公開真相,而他們這3年的隱忍則換來了公司上市后的財富巨幅增值,當兩人笑著完成“和平分手”的時候,投資者已經為他們的這種欺瞞行為買下了一份沉重的單。
這一次,離婚、分股等安排心思縝密,卻在短暫的時間內草草結束。到底蔡奎這一角色,對吳氏地產有何新意義,目前誰也摸不清,以吳亞軍的個性來看,這至少不止是個人婚姻安排這么簡單。


